【提醒】近万人用手机转账,不料竟“悄悄”帮人洗了15亿黑钱
在网络支付业务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,各类犯罪违法活动从线下,悄悄地转至线上。涉案资金流转方式随之网络化,迅速催生了非法网络支付这一新兴网络犯罪形态。
2019年8月26日,在公安部经侦局的统一部署指挥下,辽宁大连警方一举捣毁一个打着“聚合支付”旗号,背地里大肆违法开展资金结算业务的大型犯罪团伙,冻结涉案资金高达4亿多元。
一家淫秽色情平台牵出非法网络支付平台盘根错节
央视财经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视频
资金是网络黑灰产业的命脉,黑灰产业牟取暴利都需要解决网络资金的结算问题,“爱贝”公司以“聚合支付”的形式来进行伪装,披着“技术服务”的外衣进行非法网络支付活动,从中牟取巨额利益。
然而,从事“非法网络支付”并不仅是公司之间的行为,甚至有公司组织大量个人用户参与其中,为网络黄赌提供非法资金。
2019年1月25日,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接到公安部经侦局下发的一条线索,线索称一款名为“抓蛋”的手机应用,为赌博网站等违法犯罪团伙提供“代收代付”类非法支付结算业务,涉案金额高达十五亿元。
通过调查警方发现,这个犯罪团伙曾长期从事与互联网有关的业务,除此之外,此案的涉案银行账户较多,涉案地域广,属于比较新型的网络犯罪。
由于犯罪团伙利用手机软件进行不法活动,这样包装不仅有了合法的外衣,而且极大地方便了非法资金运转和聚拢人气。
非法支付结算业务流程图
为了逃离打击,“抓蛋”软件需要熟人推荐认证后,才能下载。因此在手机自带的平台、商店里面都搜索不到。而“抓蛋”的资金流转,则由“收款员”来负责完成。
小红(化名)是其中一个收款员。她用微信收到钱之后自己提现,提现之后再用银行卡转到会计的银行卡里面,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,从而可以收到佣金。
收款员 小红(化名)
为了多赚钱,小红注册了十几个微信号,每天用四个手机排队等单,做了三个月,赚了近万元。但随着监督力度不断加强,微信号频频被封。收到转款来自哪儿,又将钱转给了谁,这些钱的来源、用途、去向,她并不清楚。
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大队长 梁洪超:其实这与之前把自己的银行卡出租出借给别人的性质是一样的,都是在为网络赌博等违法平台提供非法的资金支付结算业务,都是属于违法行为,是违法的参与者。
“抓蛋”等三个非法网络支付结算平台的组织架构图
这个非法网络支付平台的组织架构主要包含三个部分,第一个部分是平台的运营管理方;第二部分是团管;第三是团长、组长以及具体的收款员。犯罪团伙组织严密,每个层级清晰,责任划分明确。通过这样的方式“化整为零”,采取蚂蚁搬家方式流转非法资金,以逃避国家机关的监管和打击。
2019年4月2日,根据事先侦查掌握的线索,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抽调全市12个县市二百多名警力,分成12个抓捕小组奔赴全国各地实施统一抓捕。
该案主犯罗某2012年海外留学归来,在一家上市公司担任首席技术官,年薪丰厚,可谓衣食无忧。随着接触的技术平台增多,他发现了一条可以赚大钱的门道。随即便开始自掏腰包开发软件,几个月后,“抓蛋”App上线运行。
为了逃避监管,他们以“零投入,高回报”为诱饵,迅速大量发展个人用户成为“收款员”,用“拉人头,佣金分成”的方式,大量进行非法资金流转。短短半年时间,发展了近万名个人用户从事这一违法活动。
犯罪嫌疑人 罗某:肯定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,如果说坐在家里就可以收钱的话,那么这肯定是一个骗局,或者有法律风险的问题。
随着一系列网络非法支付案件频繁发案,“非法网络支付”已经成为了支付领域的“毒瘤”。干扰了当前金融领域的秩序,危害了国家的金融安全。公安局经侦局为了打击此类领域的犯罪,建立了大数据战略中心,全面提升公安部数据分析运用及打击能力。
公安部经侦局大数据战略中心
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金融处处长 张伦:下一步公安部经侦局和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司将密切配合,高效联动,形成强有力的刑事打击,形成监管合力,有力打击整治非法网络支付活动,全力维护金融管理秩序。
来源:央视财经